我思,我導,故我在
文/劉品萱
「如何吃飽飯,同時又能滿足心靈上的需求?」
明年即將升上大四的我,現在也正為了尋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苦惱中。我們都深知未來的世界並不是想像中的一帆風順,但在內心深處,卻總會有個聲音提醒我「該追逐自己真正喜好的事物。」,而這樣的窘境想必也是許多人的人生大哉問吧!無論你是不是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正在水深火熱中,我想王導的經驗或多或少一定都能帶給你們一些不一樣的體會。
不「導」翁
沙龍一開頭,王導便笑稱導演這個工作並不是人幹的。看似輕鬆戲謔的一句玩笑話,其實飽含了影視業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
每當電影結束,我們總能看到導演的名字高掛在銀幕中央,隨著片尾曲音樂的淡入淡出, 工作人員的名單也進行了滾動式的更迭。如果你是位會在電影結束後仍不離席,將人員名單閱畢的人,儘管你有可能是為了之後的彩蛋,我仍然必須對你豎起大拇指,因為你向一起完成這部影視作品的同仁致上了最高敬意;若你不曾做過這樣的舉動,那也無妨,因為你可以試著從此刻開始,去學習、觀察影視作品的片尾會放上什麼樣的內容,而這樣的你更是大方地給予了為這部作品付出的莫多精力的製作團隊,滿滿的回饋。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想讓你們知道,要拍攝出一部好的作品,肯定需要耗費眾多的人力,更諷刺的是,這些耗資鉅額的作品們,並不一定會受到大眾口味的青睞。我想正也是因為如此,才讓不少人影視工作者雖然有想要替少族群發聲的念頭,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
「父」予其拍攝的可能性
自世新大學畢業的王導,雖然有著一股雄心壯志,但在競爭激烈的影視產業中,他選擇離開臺北,轉戰高雄,用鏡頭的語言說出腦海中的故事。會如此熱愛拍片的王導受到了家庭不少的影響,父親總愛用相機記錄生活中的大小點滴,更自掏腰包買了一台相機給王導,讓從小就以鏡頭觀察世界的王導,親身體會了許多微小卻深刻的美好。
臺灣新電影的浪潮掀起了民眾對國片的熱愛,更點起了王導心中的火苗,他想讓自己的作品被世界看到的想法也愈發茁壯。街頭運動的風波雖然掀起一波又一波,卻被還是高中生的王導發現當時的主流媒體並無法逃脫政權的掌控。無意間,他發現了報章雜誌上的新聞與自己親眼看見的地下刊物,說辭竟然是前後不一的。這樣的情形更是讓王導打從心底感到混淆,不禁慨嘆問:「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儘管如此,王導仍心存感謝,正是因為當時的思辨,讓他產生了想讓公民們看到一部所謂好的作品的念頭。
王導說自己非常感謝在世新遇到的教授們,當年寸步不離地跟著老師上山下海,甚至親自下海當廣告片的臨時演員,為的就是再多吸收一些拍片概念、更熟悉與瞭解片場。在這些記憶的片段裡,王導彷彿看見了當時在現場聽著導演喊「Action!」那血脈賁張的自己。
世新大學的教授除了給予王導新穎的學習經驗,除了在期末考時出了一道讓同學以左手寫字的題目,為的是教會他們「習慣是創意的殺手」。在野百合運動興盛的時期,教授不但沒有打壓因參加學運而曠課同學的立場,反而讓他們於課堂上分享當時的情形。這麼做更直接地提醒所有人,做媒體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客觀,在說故事時更必須以人本為主軸去思考、觀察、互動。因為如此,讓王導體會到 「人本」的重要性。社會是因「人」才有了價值,王導想做的、正在做的,就是將所感受到的人本回饋社會、回饋大眾,直至今日他都將許多的心力投注於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努力將教授所交與的傳遞下去。
經過求學時期的不懈努力,累積了實戰經驗後,因緣際會下,王導有了為大愛及公視製作公益影片的機會。在拍攝的過程他開始去思考社會上存在的問題,並讓藉著自己「導演」這個角色的能力,用鏡頭語言拍攝出動人心弦的影片,希望能帶給觀眾帶有教育意味的提醒、警示。雖然薪俸不算太多,但足以餬口過活,王導更在乎的是拍攝影片後為自己所帶來的榮譽及滿足感。心靈的富有撫平了之前所有的空虛。
擁有眾多頭銜的王藝逢導演,除了在銀光幕上發光發熱的一面,他同時也在幕後竭盡所能地為弱勢團體付出。期許自己的用心,有朝一日能讓這群一直以來不被社會看見的弱勢者嶄露頭角。「滿足生活溫飽的同時,我也在創作、對社會有所貢獻,這讓我感覺自己真正存在。」這句話,是否給了迷途的你多了一些尋找自己的勇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