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國立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 - Center for Media and Social Impact at National Central Univ.
  • 首頁
  • English
  • 訂閱電子報
國立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 | Center for Media and Social Impact at NCU Logo
  • 關於我們
    • 成立起源
    • 使命目標
    • 顧問指導
      • 第三屆諮詢委員
      • 第二屆諮詢委員
      • 第一屆諮詢委員
    • 年報
    • 中心成員
    • 榮譽大使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訊息
    • 新聞發佈
    • 活動協宣
  • 教學
    • 公益傳播大使計畫
      • 111學年度|第四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10學年度|第三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09學年度|第二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8學年度|第一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7學年度|實習計畫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公益傳播學程
      • 歷年公益學程照
  • 中心活動
    • 公益傳播獎
    • 公益傳播線上沙龍
    • 公益傳播週
    • 台新合作
  • 公益慈善研究
    • 公益義行指數與公益行為調查
    • 台灣公益慈善新聞大數據分析
    • 公益傳播知識庫
  • 公益媒體資料庫
    • 公益傳播大使作品集錦
  • 獎學金申請
    • 申請辦法
    • 錄取名單公告
  • 關於我們
    • 成立起源
    • 使命目標
    • 顧問指導
      • 第三屆諮詢委員
      • 第二屆諮詢委員
      • 第一屆諮詢委員
    • 年報
    • 中心成員
    • 榮譽大使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訊息
    • 新聞發佈
    • 活動協宣
  • 教學
    • 公益傳播大使計畫
      • 111學年度|第四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10學年度|第三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09學年度|第二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8學年度|第一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7學年度|實習計畫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公益傳播學程
      • 歷年公益學程照
  • 中心活動
    • 公益傳播獎
    • 公益傳播線上沙龍
    • 公益傳播週
    • 台新合作
  • 公益慈善研究
    • 公益義行指數與公益行為調查
    • 台灣公益慈善新聞大數據分析
    • 公益傳播知識庫
  • 公益媒體資料庫
    • 公益傳播大使作品集錦
  • 獎學金申請
    • 申請辦法
    • 錄取名單公告
  • 關於我們
    • 成立起源
    • 使命目標
    • 顧問指導
      • 第三屆諮詢委員
      • 第二屆諮詢委員
      • 第一屆諮詢委員
    • 年報
    • 中心成員
    • 榮譽大使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訊息
    • 新聞發佈
    • 活動協宣
  • 教學
    • 公益傳播大使計畫
      • 111學年度|第四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10學年度|第三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09學年度|第二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8學年度|第一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7學年度|實習計畫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公益傳播學程
      • 歷年公益學程照
  • 中心活動
    • 公益傳播獎
    • 公益傳播線上沙龍
    • 公益傳播週
    • 台新合作
  • 公益慈善研究
    • 公益義行指數與公益行為調查
    • 台灣公益慈善新聞大數據分析
    • 公益傳播知識庫
  • 公益媒體資料庫
    • 公益傳播大使作品集錦
  • 獎學金申請
    • 申請辦法
    • 錄取名單公告
EP7《這二十年我最常被問的事》cmsi.ncu2022-03-11T11:31:48+08:00
  • EP7《這二十年我最常被問的事》
  • EP8《人生好難,但很好玩》

這二十年我最常被問的事

文/劉品萱

刻在心底的聲音

從小開始,陳冠斌就會在一舉一動間展露具有關懷心的一面,更有同學因此問了他未來要不要去就讀心理系?無心插柳,柳成蔭。這隨口說出的一句話,在陳冠斌心底默默地播下種子且發芽⋯⋯

理解,就不會被誤解

還記得你們上一次看到有關於精神障礙者(以下簡稱精障者)的報導或是影視作品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呈現的嗎?其實大部分有關乎替弱勢群體發聲的作品都會選擇採用較低彩度、慢步調的手法來拍攝。偏偏這樣的公式,反而讓社會大眾更無法理解弱勢群體,甚至是對他們產生了污名化的負面效果。

在生活中面對弱勢族群時,大多數人會下意識地保持警戒,也因此當他們需要幫助時,通常沒有人會大方地伸出援手,而精障者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壓力下。

更因為社會對精障者的不友善態度,使得不少的民眾即使因為生活壓力變得精神狀況不佳,甚至是患上憂鬱症,大部分患者仍會選擇無視自己就醫的需求,不願接受自己狀態出了問題這回事。為了國民的健康,許多的醫院也將讓人聽到便不想踏進的「精神科」改名為更具有親切感的「身心類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正視自己的精神狀況,以配合最佳的治療方式及時程。

與精障者最無距離的第一線照護者——陳冠斌當然發現了這個問題。深知身邊最了解精障者的人莫過於自己,若是不站出來,那他不知道還能寄望於誰替精障者點起這盞明燈。

秉持著「理解就不會被誤解」的理念,陳冠斌挑起大樑,擔任病友與大眾間的橋樑,並於一路上開導了不少的原本對精神障礙不甚了解的民眾,期待看見每個人做出的點滴改變。

日常生活中的精障者

一、「會不會攻擊人?」

是大多數民眾因為擔心而不敢與精神障礙者接觸的首要問題。陳冠斌指出其實可以從對方的外顯行為來判斷,若是發現對方的情緒及行為上有何不妥,第一時間就是與該對象保持安心距離,確保自身的安全。

二、「若是在職場上有精障同事怎麼辦?」

因為政策的聘用比例,通常較大的公司當中會雇用一定數量的精障者。對於精神障礙疾病不甚了解的同仁和上司就會跑出上述的疑問。而依據陳冠斌多年的經驗而言,他建議以平常心與對象互動、給予關心與鼓勵,並適時地伸出援手就是彼此間最好的相處之道。

三、「家人是精障者怎麼辦?」

家人是患者在發病時期最重要的避風港。比起斥責與不理解,耐心地陪伴患者尋求幫助會好上許多,更重要的是要對患者抱持信心,能給予他們勇氣的就只有你們了!

除了上述的應對方法,陳冠斌也想讓大家了解,不穩定的精障者並不會出現在我們的身旁,他們因需要專業的協助而正在接受治療或是在家中休養。換句話說,並不用把你我身旁的精障者視為一個不定時炸彈,相反地,他們是為了自己的人生努力的存在。

這番話給大眾服下了一個定心丸,更讓精障者與社會脫節的距離一下子縮短了。

離巢前的練習

陳冠斌說人生最精華的階段便是踏入社會這一步開始。的確,在這個時期的我們雖然不如學生時期那樣,遇到困難時能夠毫無顧忌地轉身就哭,但處於這個階段中的我們,不也被逼迫著成長的自己拉了好幾把嗎?

我們盡情體會人生的甜蜜與痛苦。人人生而平等,精障者當然也有這樣的權利,走出自己的路。

陳冠斌眼神堅定地說日前所服務的社福機構——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提供正值精華階段的病友們多樣化的日間型服務,藉此讓病友們得以舒展身心、活絡筋骨,降低病友因悶在家中而亮起健康紅燈的機率。同時也有就業服務進行著,希望即使在跌宕的過程中,精障者仍能學會與自己的疾病好好共處。

協會希望讓病友活得快樂且精彩,並用飽和的活動勾勒出精障者們努力生活的態度,讓精障者們在未來時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

少數也能跨出一大步!

陳冠斌笑說自己的手機自入行起就不曾再關機,無時無刻維持在緊急狀態下的他雖然會感到疲累,但仍以這份工作為榮。雖然在臺灣了解精神障礙疾病的人實在不多,但陳冠斌仍樂觀看待,相信屬於少數的自己只要堅持,也能夠為精障者的處境做出大大的改變。

「讓精障者走出同溫層,得到社會平等的對待!」

榮獲第三屆義行獎的陳冠斌至今仍在為精障者付出的這條路上大步地向前走。期待著有朝一日所有的汗水能澆灌出最甜的果實。

✿ 觀看影片 ✿

© Copyright 2022 國立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03-4227151 ext. 66020|📬Email :cmsi.ncu@g.ncu.edu.tw |中央大學隱私權政策聲明
FacebookYouTubeEmail
Page load link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