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國立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 - Center for Media and Social Impact at National Central Univ.
  • 首頁
  • English
  • 訂閱電子報
國立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 | Center for Media and Social Impact at NCU Logo
  • 關於我們
    • 成立起源
    • 使命目標
    • 顧問指導
      • 第三屆諮詢委員
      • 第二屆諮詢委員
      • 第一屆諮詢委員
    • 年報
    • 中心成員
    • 榮譽大使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訊息
    • 新聞發佈
    • 活動協宣
  • 教學
    • 公益傳播大使計畫
      • 111學年度|第四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10學年度|第三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09學年度|第二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8學年度|第一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7學年度|實習計畫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公益傳播學程
      • 歷年公益學程照
  • 中心活動
    • 公益傳播獎
    • 公益傳播線上沙龍
    • 公益傳播週
    • 台新合作
  • 公益慈善研究
    • 公益義行指數與公益行為調查
    • 台灣公益慈善新聞大數據分析
    • 公益傳播知識庫
  • 公益媒體資料庫
    • 公益傳播大使作品集錦
  • 獎學金申請
    • 申請辦法
    • 錄取名單公告
  • 關於我們
    • 成立起源
    • 使命目標
    • 顧問指導
      • 第三屆諮詢委員
      • 第二屆諮詢委員
      • 第一屆諮詢委員
    • 年報
    • 中心成員
    • 榮譽大使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訊息
    • 新聞發佈
    • 活動協宣
  • 教學
    • 公益傳播大使計畫
      • 111學年度|第四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10學年度|第三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09學年度|第二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8學年度|第一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7學年度|實習計畫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公益傳播學程
      • 歷年公益學程照
  • 中心活動
    • 公益傳播獎
    • 公益傳播線上沙龍
    • 公益傳播週
    • 台新合作
  • 公益慈善研究
    • 公益義行指數與公益行為調查
    • 台灣公益慈善新聞大數據分析
    • 公益傳播知識庫
  • 公益媒體資料庫
    • 公益傳播大使作品集錦
  • 獎學金申請
    • 申請辦法
    • 錄取名單公告
  • 關於我們
    • 成立起源
    • 使命目標
    • 顧問指導
      • 第三屆諮詢委員
      • 第二屆諮詢委員
      • 第一屆諮詢委員
    • 年報
    • 中心成員
    • 榮譽大使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活動訊息
    • 新聞發佈
    • 活動協宣
  • 教學
    • 公益傳播大使計畫
      • 111學年度|第四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10學年度|第三屆公益傳播大使
        • 招募資訊
        • 錄取名單公告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作品集錦
        • 成員名單
      • 109學年度|第二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8學年度|第一屆公益傳播大使
        • 培訓課程:師資陣容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107學年度|實習計畫
        • 培訓課程:開課資訊
        • 活動相簿
    • 公益傳播學程
      • 歷年公益學程照
  • 中心活動
    • 公益傳播獎
    • 公益傳播線上沙龍
    • 公益傳播週
    • 台新合作
  • 公益慈善研究
    • 公益義行指數與公益行為調查
    • 台灣公益慈善新聞大數據分析
    • 公益傳播知識庫
  • 公益媒體資料庫
    • 公益傳播大使作品集錦
  • 獎學金申請
    • 申請辦法
    • 錄取名單公告
EP5《荊棘開出一朵花》cmsi.ncu2022-03-10T15:32:55+08:00
  • EP1《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我們與公益傳播的距離》
  • EP2《每月一愛,習慣養成》
  • EP3《出門看看世界,回家認識自己》
  • EP4《聽見愛的傳播力》
  • EP5《荊棘開出一朵花》
  • EP6《我思,我導,故我在》

荊棘開出一朵花

文/陳芊卉、詹鎧齊

荊棘開出一朵花

「苦旱之地也好,荊棘遍野也罷,依然能夠開出一朵花蕊,只要大家心中仍有陽光、空氣,與水」荊棘,代表著人生旅途當中遇到的些許難關,當面對著種種難關,要如何去跨越它,使荊棘中能開出一朵花,是每一個人都會面對的課題,而這道課題的答案,就取決於我們的心中,還存有多少的養分。

傳統舊思維,依然存在

跟著竹琪主播的腳步,我們繞到了地球的另一側—非洲,在這裡,女性的權益蕩然無存,對他們而言,受教育從來就與女性無關。一位十六歲的女孩,因為月經初次的到來,使她誤以為自己身患重病、難過不已,然而這時出現了一位素未謀面的男子,以發生性關係為條件來換取他的醫治,能使女孩不再流血,女孩答應了。隔天,男子已經離去,為女孩留下的只有一片小小的衛生棉,這也讓他成為了一位十六歲的小媽媽。一切的開端,僅僅因爲不曾有人告訴他,月經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樣的事情其實在肯亞,也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據聯合國調查,肯亞曾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曾以性服務交換過衛生棉。

由於女性的社會地位低落,家中的挑水重擔也是由女性一肩扛起。在肯亞,水資源匱乏,一滴乾淨的水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奢求,在他們每日的行程中,挑水往往就佔了一大部分,然而挑水這項重任,皆由女性來擔任,每天來來回回好幾趟,走到好幾公里外的河流裝滿水,一桶一桶的挑回來。這樣的景象,對身在肯亞的人們來說,再正常不過了,肯亞的乾旱,使他們缺水,但對於我們來說,水並不稀有,水龍頭一打開,就會有源源不絕的水流出,對於我們來說,很難去想像沒有水的日子,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我們難以想像每日來回的挑水;難以想像沒有廁所的存在;難以想像無法洗腳而引發的疾病,然而這些,都在世界的某處正在發生著。

乾旱,就在你我身邊

每年水災頻頻傳出,梅雨季節陰雨綿綿,擁有年降雨量2500毫升,這樣的台灣,怎麼會傳出乾旱的問題呢?這些水都流向了哪裡? 乾旱,不僅僅發生於遙遠的地方,更實際的上演在我們身邊。台灣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不夠多的雨水,而是不平均的雨水分佈,讓我們雨水都流向了大海。近年來台灣的限水令不斷發布,引發了國際的關注,而國際關注的目光,都聚焦在我們的生產晶片上,若因為台灣的缺水導致世界晶片供應的短缺,那將會為全世界帶來不小的影響。然而身為一座雨水量豐沛的島嶼,卻深陷如此困境,身為台灣人的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們能做的,就是將水一滴滴的保存起來,重複利用,將每一滴水都發會到他的最大效用,不論是刷牙、洗臉、甚至是洗澡水都能保存下來,轉用於沖馬桶,澆花,以及洗車等等的地方,這些看似小小的舉動,都能為台灣省下不少的水資源,使台灣免於水資源缺乏的困境。

其實我們習以為常的一切,都很珍貴

位於多明尼加與海地國界的拉羅馬那垃圾山,住著很多來自海地的難民,他們以垃圾山維生,每天都與垃圾共存。竹棋主播在採訪時經歷了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新鮮的垃圾車抵達,當它將數百數千公斤的垃圾往後倒時,住在那裏的人並不向我們會因為臭味或是骯髒而退避三舍,反而是一大群人蜂擁而至。他們會撿起發霉的土司並大咬一口,他們會撿別人啃到剩一根肉絲的雞骨頭,他們會撿別人喝到剩下一點渣的飲料,撿起來後的第二個動作就是不假思索地將它往嘴裡放,不論大人或小孩。

而他們的貧富差距,是由住的離垃圾山是遠是近來分別的,住的離垃圾山近,垃圾車來時就可以捷足先登,住得比較遠的人,就只能撿別人撿剩的,因此他一直這麼貧窮,無法脫離此般循環。「我的祖母是靠拾荒維生,我的媽媽也是,我也是,將來我的孩子也是,因為我會嫁給同樣住在垃圾山的人,我們生下的孩子,也會依循我的生活方式,過完它的一生。」,但是這種狀況在慈濟的幫助下逐漸走入歷史。

慈濟在垃圾山蓋了學校,讓垃圾山的人可以讀書、學習新知識,而這樣的救濟不只在他們心裡種下了種子,更給予了他們陽光與雨水。20年過去,當年依靠垃圾維生的孩子現在已經可以出去工作賺錢,改變自己的故鄉了。不要小看一顆種子,只要給它養分,它會在荊棘裡開出一朵花,長成一棵樹。

種子萌芽,薪火相傳

台灣921大地震,是台灣近代最大的災難,當時全台灣都浸在悲傷之中,但也因此看見了人情的溫暖,許多民眾自發的捐贈物資、當志工。慈濟則興建了多所大愛村,讓受災戶暫時擁有安穩的住所,同時也協助了多所國小的重建,其中的台中瑞城國小,因為國劇名角朱陸豪到學校關懷地震之後的小朋友,無意間地,種下了一顆等待茁壯的種子。

何明昌在國小時便因朱老師的關係接觸特技,懷抱夢想的他,在經過20幾年的滋潤,也成為一名特技演員。當年因為朱老師的鼓勵,便使何明昌走上旅途,而在何明昌薪火相傳的旅途中,希望的種子仍會持續傳播下去。竹棋主播最後說道:「我們能在荊棘中看見希望的花蕊,我們能在艱困的環境裡看見有人永不放棄,或是我們能看到,許多人只是付出了一點點的力量,就可能在別人心中也種下一顆種子。你不知道,你現在所佈施給別人的一個微笑、一個善意、或者一聲問候,會不會成為別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瞬間。」如果我們願意做他人生命中的陽光、空氣跟水,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善意,相信我們身邊會有更多種子萌芽,我們能夠聞到他們盛開後的芬芳。

✿ 觀看影片 ✿

© Copyright 2022 國立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03-4227151 ext. 66020|📬Email :cmsi.ncu@g.ncu.edu.tw |中央大學隱私權政策聲明
FacebookYouTubeEmail
Page load link
Go to Top